最近,有媒体报道称:
中小学生的“留级制度”或将恢复!
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家长纷纷表示:中小学恢复留级制,我一定支持!
孰是孰非的留级制度!
什么是留级制度?
顾名思义,就是留在原来的年级学习。
过去国家是有留级制度的。
有个历史名词,叫“留级生”。
现如今的孩子,可能对此十分陌生。
而在家长的印象中,“留级”就是“差生”、“学渣”的代名词。
但在当时,留级的情况非常普遍。
上世纪80年代初,还实行了史上最严的留级制度。
那时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
“语、数两科有一门不及格或外语、理、化三科中两门不及格或其他学科三门不及格,给予一次补考后仍不及格,将被留级,另外,体育不及格初中不得毕业。”
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刻苦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
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直到1986年7月1日,全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原则上不再实行留级制度,原因有三:
一、留级制度与义务教育的目标相悖
为了普及教育并满足九年义务教育,首要任务是减少学生辍学。
而留级人数增加直接促使其中一部分人辍学。
二、留级制度影响学位的有效利用
普及义务教育要求政府提供足够学位,但当时义务教育资源紧张。
而留级制度将挤占有限学位,影响学位的有效利用。
三、留级制度占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
义务教育逐步实行免费,但教育经费永远不会过多。
而让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反复留级,会增加国家的教育投入和成本。
这样一来,取消留级制度,势在必行。
有人建议中小学恢复留级制度!
留级制度被取消了,至今已经30多年过去。
可以说,淡出人们的视线已经很久了。
但近些年来,留级制度又开始被大家挂在嘴边了。
许多人纷纷主张恢复留级制度。
“不留级直升,总觉得是拔苗助长。”
“恢复留级制度,给学困生更多机会。”
“在小学和初中期间,给每名中小学生一次‘留级’机会。”
有人甚至还提出具体建议:
“凡留级生,休学生均自费。”
“不要过度留级,留级制可设在小学五六年级与初三,高三各只可留级一次。”
为何呼吁恢复留级制度?说到底是因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弊端慢慢显现了出来。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给学校教育增加难度
九年义务教育下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校无条件无差别接收所有学生。但每个孩子的资质不一样,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可想而知老师压力有多大。
二、挫败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班都有几个差生,但他们跟其他同学无差别地升学,学习积极性不高,上学变成了混毕业证。
三、基础不牢固导致后期跟不上进度
学生基础不牢,但由于留级制度的取消,无法回原年级就读,导致升学后的知识无法掌握,成绩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正因为此,部分老师和家长开始盼望教育部恢复中小学留级制度。
中小学恢复留级制度的利与弊!
关于中小学恢复留级制度,北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钱志亮说:
“当前的教育体制,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可能需要终身拼命地追赶。
而今天的学校教学,是一个高速度、高效能的运转过程,其实好多孩子并不是学不会,而是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他只是在起步阶段比别人慢一些。
因此,我希望能够恢复留级制度,拯救一些孩子,给这些孩子一年的缓冲时间。”
他建议恢复留级制度。
他希望通过“留级制度”,给起步慢的孩子一年的缓冲时间。
毫无疑问,恢复留级制度,主要有两大好处:
一、给不同花期的孩子绽放的机会
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而九年制义务教育恰恰没有顾及这个规律。
不管孩子能不能升级,都给你升上去。
这样导致有些孩子连休整自己的机会都没,成绩便只会越来越差。
而孩子通过留级,就可以多学习一年,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质量与竞争力
现有教育体系下,学生无论有无相关知识技能都被视为等同状态,这容易易导致学生混日子。
而恢复留级制度可以通过严格的考核来保证教育质量,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个学科,努力避免“学习疏忽”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那么,如今恢复留级制度只会带来好处吗?也不尽然!弊端有:
◆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容易被贴上“差生”标签。
◆很有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义务教育阶段恢复留级制度,违背公平原则。
所以恢复留级制度,有利有弊。
教育部官方答复来了!
中小学或将恢复“留级制度”?
教育部进行了答复:
“义务教育属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平等、公平、强制等特征,
所以原则上不鼓励留级、跳级。
具体是否允许留级、跳级,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
显然,现阶段中小学不可能恢复留级制度。
我们与其寄望政策带来大变动,与其纠结留级制度的利与弊,不如好好想想:
我们到底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从旁协助。”
说到底,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老师和家长都是协助者。
那么应该如何协助孩子,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1.通过观察、谈心、沟通,让孩子了解学习目的。
2.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阅读课外书等。
3.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多表扬、多鼓励孩子。
4.父母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更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5.家校有效配合、携手并行,为孩子提供更加合适的教育。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家是教育的根,父母是孩子的灯。”
父母严格,孩子自律;
父母努力,孩子上进;
父母负责,孩子出色。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学校,也不是老师,而是父母。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请各位家长做好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请各位家长和老师肩并肩,共同托起孩子的明天!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事业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