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体育教学“出妙招” 第六届“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揭晓
近日,第六届“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年度盛典”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超过300名来自全国各地一线体育教师、教研员,时隔三年齐聚于属于他们的“奥斯卡”,交流和分享体育教育创新的最新成果。本届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耐克公司联合开展,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提供专业指导,共收到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超过2900份优秀案例申报,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经专家组多轮评选,本届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共评选出100份创新案例,包括52个“最佳课内体育教学案例”、31个“最佳课外体育活动案例”、17个“最佳校园体育文化案例”。同时,从这100份案例中,还遴选出30个活力校园“校园创新案例”、9个“体育教研员创新案例”和33个活力校园“国际交流案例”。今年十月,过往两届获得“国际交流奖”荣誉的老师、教研员们将赴英国访问交流。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建光、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成梁、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中国足协副主席孙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长陈华、成都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成都市政府督学吴小刚、中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和梁小静,与耐克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董炜,耐克集团副总裁、首席体育公益官Vanessa Garcia-Brito,耐克大中华区体育公益负责人许琳以及著名体育教育专家钟秉枢、汪晓赞、董进霞等共同参与了本次盛典。
王建光表示:“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三年,今天所有老师们终于能够欢聚一堂。通过广大体育工作者、教师的共同努力、共创共赢,一定能够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董炜表示:“正是体育老师们对于体育教育的热情与创造力,让孩子们从小从校园中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从而成为终身运动者。在耐克,我们坚信运动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我们很荣幸能和社会各界携手,持续突破、不断推进‘活力校园’长期项目,帮助孩子们全面释放潜能。”
姚明、孙雯也以视频方式鼓励体育老师们继续创新,让体育课变得更加有趣、更有效,带给孩子更多更好的体育运动机会。
在盛典现场,不仅有老师、教研员们的精彩案例分享,知名运动员苏炳添也以“体育教师”的身份现身,与广州市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的巩莲莲老师共同探讨体育教学中的科学、趣味训练的重要性,并带领现场体育老师们一起,开展了有趣的平衡训练,充分展现体育教学对于全方位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苏炳添分享道:“我是科学训练的受益者,科学性在体育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科学的训练能够让体育运动更有成效,帮助青少年更好的成长。”
刚刚参加完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知名运动员梁小静,也到场与嘉宾一同为获奖老师们助阵。
盛典现场,Vanessa Garcia-Brito加入平衡训练并和王建光共同为今年荣获“国际交流荣誉”的老师们颁发了荣誉证书。Vanessa表示:“孩子们天性爱动。耐克与各地的合作伙伴一起帮助孩子们在校内校外动起来。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体育老师们将通过英国之旅交流和分享经验,相互启发校园体育教育的新思路,让更多孩子们从小爱上运动并受益终身。”
长期项目的不断创新与突破
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从2017年至今,耐克始终致力于号召和鼓励体育教学创新,提升老师的职业荣誉感。许琳表示:“如今,活力校园已经进入传承和发展、坚守和突破的新阶段,我们通过持续探索各种创新举措,将活力校园打造成真正属于老师们自己的平台,并不断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自2020年起,耐克加大数字化投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邀请老师进行内容共创,持续输出体育教育的创新思路。今年,在案例申报阶段还首次尝试了个人宣讲会方式,17名往届获奖老师成为“活力校园大使”,以个人经历带动所处地区更多体育老师的参与;“案例共创”也是今年的创举,300名老师共同打造的四个团体案例,将在国际行课堂上展现。
活力校园也正进一步聚合社会各界的力量。耐克将持续深化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及教科院体卫艺所的合作,并赋能如火柴公益等民间公益机构,通过各类创新活动链接更多老师。此外,耐克也将整合品牌多个项目的资源,如通过结合耐克创新环保项目“旧鞋新生”,形成公益与环保的合力。耐克计划于2030年前在大中华区建造100个环保运动场,其中大部分服务于“活力校园”项目校。
承传活力校园理念 创新案例展现温暖与灵感
湖南湘潭县射埠镇继述桥小学的95后体育老师刘晓霜在本次评选中获得了“最佳校园体育文化案例”的荣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刘晓霜老师面对客观条件受限的体育课堂,受到活力校园创新奖2020年获奖老师周晨光的启发与鼓励,开始和学生们一起动手自制体育教具,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并且通过模拟各类型体育运动,用游戏陪伴孩子们长大,也为乡村的孩子们打开了眼界。
荣获“最佳课内体育教学案例”的巩莲莲老师来自广州市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她在带领学生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低年级学生存在“感统失调”,导致他们在平衡感、视觉、听觉等方面出现障碍,可能出现跑步过程中自己绊倒、无法顺利完成单脚跳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巩老师结合实地调研和课题研究,将感统训练编入体育课、大课间、课后活动中,并以一个灵敏圈为教学工具,编排了一套有趣的平衡练习课程,充分结合体育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在她的努力下,部分低龄学生的情况得到良好改善。
来自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教研信息培训中心的体育教研员毕亚武在本次评选中荣获了“体育教研员创新案例”。当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想要让孩子在体育课堂上多参与、多出汗,十分考验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毕亚武作为体育教研员,通过走访、调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特色,为年轻的体育老师们提供课堂教学指导,耐下性子来不断地打磨课程,引导和指引体育老师们上好一堂体育课,真正让孩子们爱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