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违规搞学科培训后,学而思有老师还在卖K9学科类录播课
3月14日,一则提及“学而思正重启大规模线下招生”“在‘素养课’包装下,将超前、超纲内容纳入教学培训”的媒体报道,将曾经的教培巨头好未来(TAL.US),以及其旗下在线教育品牌学而思,推向舆论风口浪尖。二级市场也闻风而动,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好未来股价当日一度重挫20%,收跌逾10%。
对此,3月14日晚间,学而思在声明中表示,相关报道提及学而思线下个别门店存在课程宣传内容不规范、教学内容不严谨的情况,“这与学而思内部的管理规范背道而驰。”学而思称,“目前已安排各地分校开展全面核查工作,如果发现任何违规情况,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截图自学而思官方微信公众号
距离学而思宣布停止义务教育阶段(K9)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刚过去一年多。红星资本局发现,学而思某校区的老师,仍在销售“‘双减’前录好的K9学科类录播课”。
旗舰店在售“幼小衔接”书籍
有老师销售“双减”前录的K9学科类录播课
据财联社报道,在北京一个教学点,有家长表示,“说是素养课,其实我们家长看中的主要还是课程对孩子语数英能力的提升。”据现场另一位家长说,孩子小学上学期的期末考试里,还出现了学而思之前教过的内容。在对上海、杭州等地线下教学点的走访中,财联社记者发现,学而思向幼儿园家长“力推”的正是其拼音、思维等“幼小衔接”内容。
“双减”通知明确提出: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对于上述质疑,学而思声明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校外培训业务已于2021年12月31日停止,学而思严格要求旗下各业务、各分校遵守“双减”要求,依法合规经营。
3月15日,红星资本局在“学而思营业厅”微信小程序尝试选课报班,城市定位成都,选择幼儿园大班后,发现可报名的线下课程有“人文创作”“创新思维”两类。分别点击两类课程,发现课程内容和所用教材均为素质教育,从线上宣传内容来看,并未看到“幼小衔接”“应对考试”等字眼。
红星资本局以家长的名义咨询学而思成都地区的一位老师,得知“线下没有开展K9学科类培训了”。这位老师随后发来几张宣传海报,称可点击购买K9学科类线上录播课。“我们线上在售的语数英等课程,都是录播的形式,在‘双减’之前录好的。”
↑学而思成都地区的一位老师发来的海报。受访者供图
当红星资本局询问该老师,公司是否允许销售“双减”之前的学科录播课,其回复“应该下架了,买不上了。”而红星资本局尝试在该老师给的海报里扫描二维码买课,还可以进入支付界面。
此外,学而思天猫旗舰店销售着“幼小衔接”书籍产品,其中有“幼小衔接全套教材”,包含图书、测试卷等。产品简介标有“一年级我来啦幼小衔接训练营”字样,宣传页面标注“接轨教育大纲,语数英全面学习”。宣传页面还显示,“这套书是学而思教研中心基于教育部《3-6岁儿童发展指南》及《小学课程标准》内容编排,囊括了幼小衔接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帮助儿童由0基础到幼升小有备无忧。”
↑截图自学而思天猫旗舰店
红星资本局咨询学而思天猫旗舰店客服,“一年级我来啦幼小衔接训练营”具体指什么产品,该客服表示“店铺只卖书籍。”
3月15日,红星资本局向学而思了解自查情况。学而思方面表示,“现在还在自查自纠,有相关进展会第一时间反馈。”对于旗舰店“幼小衔接”书籍是否会和线下课程搭售、配套使用等问题,学而思称,“图书是我们教学教研成果的沉淀,以文字形式落在纸面上,并不会涉及老师讲解。”对于有老师销售“双减”之前录好的K9学科类录播课,学而思方面先是表示“内部核实一下再回复”,后称“暂时不太方便回复”。
转型业务发展仍有不足
2023财年前9个月营收下滑80%
2021年7月,“双减”大靴子落地之后,教培行业大洗牌。同年11月,好未来、新东方(EDU.US)、高途(GOTU.US)和有道陆续宣布于2021年12月31日前结束K9学科类培训业务。
“双减”过后,学而思也在谋求转型,2022年8月26日,学而思旗下学家优品的首场直播开播。在本次声明中,学而思也提到了“正处在转型时期,业务发展仍有诸多不足。”
好未来的前身学而思成立于2003年,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截至目前,好未来旗下拥有学而思素养、学而思网校、妈妈帮等品牌,并战略投资了赫石少儿体能等多个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学而思业务范围覆盖素质教育、高中教育、国际教育、大学生服务与托管等,并已成功开拓海外业务,持续探索素质教育产品、智能学习硬件和软件研发等领域。
今年1月19日,好未来公布了其截至2022年11月30日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好未来2023财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2.33亿美元,同比降幅为77.2%;归属于好未来的经营亏损为5158万美元,而上年同期经营亏损9937万美元。
好未来2023财年前9个月营收为7.5亿美元,比2022财年同期的营收38.5亿美元,下滑80%。